2006-12-27

Leica 鏡頭獨特的製造方式

(轉載自網路)

徠卡鏡頭要歷時52周才能製造完成。
有人立即要問:為什麼要用一年的時間來製造鏡頭呢?


他們在一年的時間裏幹了些什麼呢?

要回答這一問題必須先認識到光學玻璃與一般的玻璃是完全不同的。其要求如下:

1.在可視光線的波長中,其透光率必須要求十分嚴格。

2.品質均勻,沒有脈理筋絞。

3.一致的折射率。

4.耐風化。


由於上述嚴格的規定,光學玻璃的製造方式大大區別于普通玻璃。而徠卡公司對其光學玻璃的品質要求又更加嚴格。光學玻璃的製造過程分為以下步驟:熔融一冷卻一加工,這3個階段都需要花費許多的工時。

在熔融的過程中,必須將兩三百種化學原料投入熔爐中,在投入每批原料前,必須先確認之前的原料已經充分熔解,而且必須讓在原料熔解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氣體,二氧化硫等級充分析出。因為這些氣體就是玻璃中氣泡的產生原因。通常每一批原料的處理時間約20小時左右,雖然某些化學藥劑可以加快熔解與幫助小氣泡的溢出,但是這些藥劑的使用也會對鏡頭最終的成像產生輕微的不良影響。因此,徠卡公司不採用這些促進藥劑。

徠卡公司採用的熔爐也不是一般的熔爐,而是白金熔爐。利用白金耐高溫與耐腐蝕的良好穩定性,徠卡公司可以在熔解原料的過程中有充分的時間加強對高溫溶液的攪拌,也可以讓玻璃溶液在白金熔爐內緩慢地退火,而不必擔心熔爐會被高溫所毀壞。同時也不用擔心熔爐壁的雜質會進入玻璃溶液,而影響光學玻璃的品質。因此才能得到均質的玻璃光柱。

在熔融過程後冷卻退溫。同一塊玻璃在成型過程中,經過熔爐的高溫退至一般的常溫時會因為熔爐內外的溫度的差異而產生不同的折射率。此現象稱為熱應變,它會造成光軸的偏移與色彩失真。而將退火的速度減緩對減少熱應變的效應十分有利。經過漫長的降溫過程後,首先切除玻璃的不良部分,然後再次將玻璃加熱到熱應變點,接著進行更長時間的退火,此過程稱為精密退溫。此過程中,徠卡公司精密地控制白金熔爐內的玻璃退火過程,在恒溫的環境內每小時降溫1度c。它的目的在於消除玻璃內部折射率不一致的現象。精密退溫時,玻璃的尺寸已經十分接近實際的尺寸, 體積小當然更容易控制整塊玻璃的溫度。整個精密退溫過程必須耗時6周左右,然後才能開始研磨成型。因此,一隻鏡頭的加工從熔爐投料到組裝完成約需52周。

除了玻璃的製造費時外,徠卡鏡頭的表面多層鍍膜也是十分特殊的。徠卡公司首長確定鏡片的軸心,進行多次的粗磨與精磨拋光,再以化學藥劑進行表面清洗,然後將鏡片送進真空鍍膜機器進行鍍膜。與其他廠家的熱鍍膜方式不同,徠卡公司採用複雜的低溫鍍膜技術。

傳統熱鍍膜的加工溫度在275度C左右,而徠卡公司的低溫鍍膜方式的工作溫度只有100度C,低溫鍍膜技術可以使鍍膜與鏡片的結合更加緊密。在顯微鏡下觀察徠卡鏡頭的鍍膜層時會發現:這種鍍膜具有一致的排列特性,而且不會有水蒸氣的表面結構產生影響。徠卡鏡頭的鍍膜有著更堅固的抗磨損能力,甚至可以用絲綢領帶加以擦拭。同時徠卡鏡頭的鏡片在結合了特殊的多層鍍膜以後,具有吸收紫外線的能力,因此UV鏡對徠卡鏡頭僅僅起保護作用。即使不使用遮光罩,有著低溫鍍膜技術的鏡片也可以完全抵禦逆光的影響。

徠卡公司早在1951年就開始採用電腦來輔助鏡頭的光學設計,因此徠卡公司實際上是世界上第一家採用電腦輔助光學設計的公司。電腦固然能解決複雜的光學計算,然而卻不能代替人的判斷。徠卡公司有著一批優秀的光學專家,他們專門在電腦得出的各種結果中作出選擇。通過優化選擇,徠卡鏡頭的光學結構總是同時代中最理想的。

========================================================
以上有誤請指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